一、“过度轻松”容易失手
1、案例
小苹早在3月就通过自主招生考被一所名校预录取,仿佛吃了定心丸。自端午节后在家复习,就开始放松,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每天早上睡到10点多。此外,一部分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感觉高考无望,索性放松“顺其自然”。
2、建议
小苹这样的“准大学生”,考前也不能过度放松,晨昏颠倒与高考的时间节点不匹配,容易造成考试意外失手。建议最近几天适当紧张,按常态复习备考。第二类考生的放松是对自己不负责。这类学生临考前的认真准备所带来的成绩提升空间,甚至可能超过优秀生。此类考生一定不要自我放弃,而要暗示自己仍有潜能可挖,努力终有回报。
二、摒弃“患得患失”心理
1、案例
小辉从小到大一直名列前茅。“二模”也考得不错,“一本”应该没问题。但最近在家做模拟卷,成绩忽上忽下,心情也随之患得患失。
2、建议
首先应分析原因,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过于疲劳,还是对自己要求过高?其次,考生临考前不要做太难的卷子,每天只要适当做题,练手即可。重要的是将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跟高考的考试时间吻合,以便正常发挥。还要用一些自我激励式的语言,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次我一定能考好”、“我正向自己的目标前进”等等,以鼓舞斗志、稳定情绪。
三、焦虑情绪应及时排解
1、案例
一位高三女生说,模拟考场里日光灯的刺刺声,让她心慌,头脑一片空白。监考老师看她脸色煞白,问明情况后关了灯,但她的状态还是越来越差。
2、建议
孙老师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高考焦虑症案例。焦虑的根源一是夸大了考试与个人前途之间的关系,认为一考定终身;二是几次考试不如意挫伤了自信心,造成负面暗示,形成越怕越考不好的恶性循环。
四、重建自信
学生需要重建自信。这个心理过程应该是:
1、对目标的确信———“我一定能够考上大学,我这次能考出好成绩”;
2、产生勇气、能力———“我能恢复原有的实力”;
3、集中精力和注意力,产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夯实学业基础,获得自信。
4、去除杂念
此外,考生还要去除“高考是终极目标”等杂念,反而能轻装上阵。
5、调整情绪的方法
当考生情绪变差时,可以采取放松疗法、音乐疗法、阅读疗法转移注意力,或与父母一起散散步,打打羽毛球,以放松身心,减缓压力。学会与父母沟通交流,也是减压的有效方法。
高考生的三种异常心理及排解建议
时间:2019-12-23
在日益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里,一些考生的心理状态出现了异常变化:要么过度放松,要么患得患失,要么过度焦虑。中国心理健康网的心理咨询师结合真实案例对此现象提出了相应建议。
- 女性缓解痛经的12个方法
- 生活中常见的5种减肥食物
- 影响身心健康的7个小常识
- 抗电脑辐射的8种好办法
- 女性养生补血的6大食物
- 夏季防暑降温20个小常识
- 黄瓜的4种日常健康吃法
- 让男人永葆青春的16个小习惯
本文已影响
人
上一篇:女性食疗补血五误区你知道吗
下一篇:8个饮食误区让你越减越肥
好书推荐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栏目
- 剧情介绍
- 早晚安心语
- 初中学习方法
- 教育资讯
- 办公表格
- 论文大全
- 理财知识
- 高中学习方法
- 简历下载
- 路由器
- 脑力开发
- 放假安排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介绍信
- 感谢信
- 承诺书
- 节日大全
- Office教程
- 述职报告
- 标语
- 评语
- 合同范本
- 情书
- 请假条
- 责任书
- 请示
- 感言
- 方案大全
- 常用证明
- 口号
- 观后感
- 自我介绍
- 常识
- 弟子规
- 倡议书
- 日记
- 句子大全
- 大学
- 美文
- 职场顾问
- 唐诗
- 党团范文
- 语文
- 申请书
- 课件
- 历史故事
- 主题班会
- 调研报告
- 经典台词
- 说说大全
- 编程笔记
- 歇后语
- 自我评价
- 通知
- 应急预案
- 广告语
- 三字经
- 规章制度
- 邀请函
- 检讨书
- 委托书
- 加油稿
- 工作计划
- 实习范文
- 教案
- 工作总结
- 社保
- 政策法规
- 员工手册
- 讲话致辞
- 求职面试
- 辞职报告
- 自我鉴定
- 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报告
- 岗位职责
- 周公解梦
- 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