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底西苗族采花节的传说的导游词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苗族的古老前人居住在黔东南,他们的良田美地被当地的土司霸占,把他们驱逐出境,永远不许重返家园。苗族人民的前辈只得背井离乡,扶老携幼,逃到黔西南边远高寒山区,捕飞禽、打走兽、采野菜充饥度日。在那崇山峻岭的山凹之间,溪水长流的幽谷两旁,建茅屋、垦梯田、种植粮食,人人勤劳,五谷丰登,过着幸福的生活。因此被人们誉为勇敢、勤劳、善良的山里人。
那时候,底西寨有幼年丧父随母长大成人的杨阿伊、杨阿娜姊妹二人像桃花一样美,心灵手巧,刺绣裁剪,犁田耙地,样样超群。
科香苗寨的好猎手侯安相非常爱慕阿伊,在多次对歌的场合中,倾吐出敬佩的心里话,向阿伊求婚。经过长时间的了解,阿伊爱上了侯安相。后来得到阿伊的阿妈允许,经过三媒六证定下了婚事。阿娜和四轮碑的苗族青年吴希文相恋,两人也立下了永不变心的誓肓。镇边大将军安新镇的三儿子安得烈听到有如此绝代佳人,便伺机夺取杨阿伊为妻。
天运丙丁年,瘟疫流行,死者成千上万,杨阿伊的阿妈染病身亡。侯安相、吴希文和杨家的亲戚帮助阿伊装硷好杨母,正设置灵堂时。土目带着一群府兵,身挂短剑,抬着馄猪馄羊闯入灵堂放下。土目指着一个身着蓝衫、腰系丝绦的书生说:“镇边大将军安大老爷的三公子安得烈少爷有话要对你们讲,大家必须遵照安公子的话办事。”紧接着安得烈张牙舞爪地说:“遵家父安老爷之命,传谕圣旨,‘敕令镇边大将军安新镇之子安得烈前往祭奠杨母,并令杨阿伊对灵磕头,拜堂成亲,百年偕老,永不分离’。”
杨阿伊气得破口大骂,“你这花花公子,衣冠禽兽!”杨阿娜说:“拿出圣旨看看?”“安大将军传谕就是圣旨,违者格杀勿论”。安得烈一边说一边示意抢走杨阿伊。跟来的教师爷大声喊道:“徒弟们快把阿伊带走!”众家丁蜂拥而上。这时,杨阿娜的心上人吴希文提起一把锄头,左拦右架,挡住了教师爷和恶奴。安得烈恼羞成怒,拔出佩剑直奔吴希文。侯安相见势不妙,急拾起一砣鹅卵石掷去,正中安得烈的脑袋。这位花花公子倒在地上呜呼哀哉。侯安相紧接着又取下一石掷了过去,打中教师爷心窝,教师爷口吐鲜血,倒地而死。众家奴见主子已死,纷纷跪下求饶,杨阿娜大声喊道:“你等赶快站起来把尸体抬回去,告诉你们安大将军不要再来欺负苗民,放下屠刀!”这群恶奴抬着两具尸首走了。
杨阿伊又说:“安将军必然要率领人马来报仇,请安相哥和希文哥立即远走高飞,四海为家,行侠仗义,永远为民除害,我姊妹留下对付府兵,设法保护底西村老幼的生命,并请二位兄长牢记今天是正月十三日。我们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今后是人或是鬼,每年的正月十三日都到底西村里对歌。”两对情人依依不舍,挥泪告别。众邻居帮助阿伊姊妹俩在正月十四日这天安埋了她俩的母亲。
正月十五日,安大将军率领大队人马围住了底西寨子,他狼嚎样地喊道:“立即交出4名杀人凶手则与全村老少无关。”话音未落,只见从村内走出两个打扮得一样如出水芙蓉的妙龄女郎,头顶束着螺蛳形的乌黑发髻,包着围成圆形似草帽般大小的青布帕,两耳垂着闪闪发光的银环,颈上挂着大小不一、明晃晃、亮堂堂的银项圈,双手都戴着银手镯,指上戴着银戒指,发出闪闪耀眼的银光,她俩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府兵们面前站住,异口同声地说:“安三公子假传圣旨,强夺民妻,被安相、希文二人打死,他们已远走高飞,去到天涯海角宣传安公子的恶行去了。我两姊妹是惹祸的根芽,特来偿命。你们要斩就斩,要杀就杀,与众村邻无关。”
老奸巨滑的'安新镇听了这番话,心想:这事若被传扬出去,让皇上知道了,老夫小则受罢官之苦,大则遭满门抄斩之祸,不如把这两个姑娘带进府去,那两个后生必然要来搭救他们的心上人,我布下天罗地网擒拿,然后将4人一齐处死,以消我心中之恨。考试大\于是,安新镇改换话头:“犬子安得烈有欺君之罪,死有应得。老夫有养子不教之过,故尔率府兵前来当着众村民认两个姑娘为义女,带回府去共享洪福。”府兵知安新镇别有用心,便前呼后拥逼着阿伊、阿娜跟着走。在经过一个深不可测的山洞时,阿伊、阿娜突然纵身跳进洞里。霎时间,洞里刮出大风。吹得山摇地动。安新镇无可奈何,只好垂头丧气地带着人马回府而去。这个古老的山洞,现在的行人经过那里,洞里会吹出一阵阵凉风来,所以叫为风洞。
阿伊姊妹俩献出_『年轻的生命,保住了一村人的生命财产。村里人为她们修了一座双人坟,以示纪念。几天过后,不知是何缘故,墓上生出一棵大松树,周围长出一些不知名的奇花异草,双双蝴蝶,成群的蜜蜂,飞来飞去采花蜜。次年正月十三日中午,花丛中突然发出悦耳动听的乐曲,松树枝上飘飘渺渺立着两位仙姑在对唱山歌,还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对答仙姑的山歌声。村里的男女青年坐在坟墓周围,听得如痴如醉。傍晚,两位仙姑告别听众要回仙府,青年们再三祈求,请仙姑再来唱两天山歌。情不可却,仙姑终于答应了。从此,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这三天,就定为苗族采花节。很多苗族、布依族青年男女都到底西来欢度“采花节”。各族青年男女的盛装打扮,和花丛相映,真是成了花的海洋,热闹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