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翻滚吧!阿信》由台湾导演林育贤执导的一部追求梦想的励志热血电影,彭于晏、柯宇纶、林辰唏、陈汉典等主演。范文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翻滚吧阿信观后感,仅供参考。
翻滚吧阿信观后感篇一
电影《翻滚吧!阿信》是一部追求梦想的励志热血电影,故事描述从小拥有优异的运动天份的阿信,在偶然的机缘下深深地被体操吸引,逐步踏进了体操的世界,不过在母亲的反对下,阿信黯然退出。现实的残酷让他不幸误入歧途,在充满暴力的荒唐岁月中迷失自我,直到他决心重新追寻梦想,在朋友与家人的鼓励之下,阿信抓紧人生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朝跳马台飞奔而去,翻上天际…。阿信自出生便有惊人的天赋,但他患有轻微的小儿麻痹症,他的一只脚短于另一只脚。学校教练发现阿信在跳马的才能,将他带入体操队,但两年来,他却只能坐在板凳上,没有上场的机会。
终於有一天,机会终於敲门,他代替受伤的队友出赛,在令人惊叹声下,拿下了跳马冠军,阿信的未来似乎充满着光明。但随着高中毕业,阿信的脚却一天天恶化,他开始害怕未来的挫败,他妈妈也阻止他再去体操。阿信心里充满了无法控制的愤怒,他逃离家中与他的好友阿山,开始自我毁灭的。某天,阿信与阿山伤了黑手党的儿子,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于是,他们开始四处躲藏。
《翻滚吧!阿信》有着小文艺情节却不是一部《海角七号》类的文艺片,它演绎的是一个体操运动员的故事但也不能归类于体育片,有黑社会故事和打斗穿插其中又不是一部《艋岬》那样的黑道片,很励志很鼓舞却又不是一部单纯的励志片......你觉得它四不像,我却觉得,电影就该是这样,靠故事情节带你走进那个年代,走近影片中的人物,体会他们的经历,他们不同阶段的遭遇和故事,他们的选择,他们内心的各种情感挣扎......电影院那么大,里面的每个观众,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经历和故事,不同的个性和喜好,却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赏这部影片,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最喜欢最深刻的部分也各有不同。。难道不该是这样吗......有谁喜欢那种进去看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是一部的影片,比如变形金刚那样的科幻片(虽然看起来我也觉得不错),每个人进去看完影片出来,对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桥段全都一样,对影片的感受也都大同小异......这样的影片我们也看,但真的喜欢吗?没错那是大片,大制作,没理由不喜欢,可我更相信,很多人,已经厌倦了这样的观影感受。
梦想?!可能是这部影片的关键词,莫名地自小会喜欢一样东西,会和同龄人有不同的感受,会有专心致志想要学会或折腾的事情,你有过吗?我有过,是唱歌,可惜我没有用心地认真地对父母说出心里的那句话:“妈,让我去学唱歌吧?”于是这个曾经莫名其妙就喜欢的事情慢慢淡出了我的生活。而剧中的阿信,正是在莫名其妙地躲在窗外偷学了体操后对妈妈提出的要去学体操的要求,而正式和体操结缘。。。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可能会出各种各样的状况,或许会迷茫,或许会不小心弄丢了梦想,或许被障碍绊倒。。。就如阿信一样,因为某些经历而误入歧途,变得离梦想很远很远。。。可是只要你想抓住它,只要你勇敢站起来,继续奔跑,就一定会有重新抓住它的时候。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当有机会轻触梦想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用力抓住它!?
不过,《翻滚吧,阿信》真正动人的是情感力量,阿信和死党菜脯那种单纯的信任,弟弟对阿信的热爱,妈妈对阿信的过度保护,还有教练的暗中呵护,都令这部影片境界远在很多小清新之上。而影片最动人的地方莫过于,阿信从没有放弃梦想,这个大男孩对体操的热爱是如此的具有感染力,不但把他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也从我们心底激发出一种美好的情绪。
翻滚吧阿信观后感篇二
许久不看台湾的电影,最近台湾的好几部电影都很火,于是看了一部《翻滚吧!阿信!》,看电影之前,没看过剧透,只知道这是一部体操的青春励志电影。
影片根据台湾体操选手林育信(现体操教练)的真人真事改编,由林育信的弟弟拍摄,讲述了从小立志成为体操选手的阿信拿到台湾体操金牌前,由于长短腿(小儿麻痹遗留症)退出体操队,之后混迹街头,又重拾信心,重返体操队努力训练拿到金牌的故事,影片虽是一部青春励志片,但片中却夹杂着亲情、爱情、兄弟情,又带有香港街头片、台湾小清新、日式唯美片的性质,可谓五味杂陈。
影片是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只有一条叙事主线,以男主角阿信为主线,分为初露锋芒-混迹街头-重返巅峰三个部分,其中以“混迹街头”着墨最多,让人看片时有种看古惑仔的错觉。风格也是从小清新-街头-小清新。片中设立了很多讨巧的桥段,比如阿信在火车上的倒立,后来我们得知他当时倒立不是为了练习体操,是由于他爸爸在他小时候告诉他倒立可以不让眼泪流出来,当时的阿信是最落寞的阿信,比起失去体操,当时和兄弟一起逃难的他更像丢了人生的目标,他想起了他过世的父亲;又比如阿信在华生电信下向女主角“599”表白的场景,那牛仔装、那摩托车,以及王杰的《一
场游戏一场梦》,看到这里,观众会觉得青春真好,不过仔细一想,歌曲虽然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不过歌词却是伤感的,都是“分离”、“梦”之类的,果不其然,歌曲一停,阿信就陷入了埋伏,最后不得不落得和兄弟菜脯跑路的境地;还比如华生电信的接线员“599”,当她质问阿信的人生意义时,被阿信的反问问的无话可说,后来得知她曾经的一名游泳运动员,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看到这里,观众不外乎觉得太假了,到最后,“599”第一次全身出镜,才发现她下身瘫痪,只能靠轮椅行走,最后在阿信的鼓励下,辞掉工作,重新追逐梦想。
影片的色彩可谓一大亮点,整个影片中的色调可以说是阿信的真实写照,最开始的阿信是单纯的,一心只有体操,色彩风格也是单调的、朴实的,运动员的装扮、体育场馆的布置,都是简简单单的;后来阿信离开体操,开始帮母亲经营水果店时,古惑仔们的着装、水果店、台球店,各种红绿分外明亮,这并不是法国浪漫电影中的炫丽,而是隐喻着社会这个大染缸会给阿信带来;再到后来混迹街头时夜幕下的霓虹光线以及酒吧里的灯红酒绿,又与女主角所在的电信办公室粉红色的屏风、甚至是她白色衬衫上的蓝色暗花的素雅风格形成鲜明对比,隐喻着只有在和“599”通话时,阿信才能在奔波中了解到家人的信息,才能在打打杀杀、颠沛流离找到真正的自己;到最后,通过黑暗中的受伤,黑暗中的剃头,阿信涅槃重生,找到了原来的自己,色彩风格又回到了影片开始时的朴实。
片中人物不多,但却不乏亮点,阿信是主角,影片也通过各种方式展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变化过程。我认为阿信的兄弟菜脯是片中最为突出的角色,风头甚至盖过了阿信,从开始时的目空一切,到对黑帮的臣服;从出卖兄弟,到单刀赴会拯救兄弟于水火完成自我救赎,柯宇纶将菜脯这个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让人感觉他就是菜脯。
不过影片的剧情有着无法避免的硬伤,比如影片的体育馆始终就是一个,从国小到体操邀请赛;黑松老大的儿子不仅没有死,黑松当年还是个体操选手,还跟阿信的教练是队友;避免长短腿的那双鞋,纯粹就是为了阿信与他妈妈和解而硬生生出现的,因为体操比赛不能穿鞋,最后比赛时阿信也是通过左脚缠绷带的方法避免长短腿,影片最后也刻意回避了比赛时阿信的脚步镜头。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少有的青春励志片,值得一看,更值得大陆的电影人。
翻滚吧阿信观后感篇三
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我感触良多。这是自初一以来学校组织看的电影中唯一一部让我从头到尾没有一点睡意的。给我的感觉就是,它的每一秒钟都是高潮。从阿信少年时无意中接触体操,到爱上体操、全神贯注,到失去体操、流落街头,再到亡命台北、混入黑道,最后失去兄弟、重练体操。以体操为线索,贯穿了阿信从青少年到青年十几年的时光。其中浸透着亲情、还有阿信纯真的初恋。 整部影片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生长在宜兰小镇的阿信,家中经营水果行,他是母亲宠爱的长子、弟弟崇拜的偶像,年纪小小的他加入学校体操队,为达国手志愿,再艰辛的练习都不嫌苦。这时的阿信,是稍稍有些木讷的,但是阳光的,乐观的,纯真的。但是好景不长。这只是翻滚前刻意营造的平静。 阿信妈妈和教练说的一句“你见过有体操运动员是长短脚吗?”揭示了阿信总不能落好地的原因,同时也结束了少年阿信的体操生涯。其实阿信并不知道妈妈让自己离开体操队的真正原因,以为只是妈妈口中一直说的那句“整天练体操有什么用,还不如和我回家练摊卖水果赚钱。” 从此,阿信放弃从小喜欢的体操,和死党菜脯混起帮派,开始了不停翻滚着的生活。两人无意间招惹到黑道老大之子,染上毒瘾的菜脯铸下大错,于是双双逃亡到台北。很庆幸的是,还有人在背后支持他,母亲、弟弟,还有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名字的“599”。 在台北,孰知翻身不成,反而痛失挚友,孑然一身的阿信,只剩
幼时谨记心底的那句话:“想哭的时候只要倒立,眼泪就不会流出来。”他回到家乡,重拾对体操率真的热情与信念,他向自己立下战书,誓言再奋力一搏。在母亲与教练还有突然熟稔起来的黑帮父子的帮助,还有“599”的鼓励下,阿信克服了自身身体的缺陷,腾身翻起,然后稳稳落地。而这也标志着,阿信不停翻滚着的生活,终于有了着落。
生活在安逸中的我们,不会有阿信那样的经历。但我们求的,却同样是不停翻滚后的平稳落地,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正是在为落地打基础,只是没有阿信的那样危险而已。我们应该明白,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是为了我们落地时平稳,不会跌跌撞撞。躁动的心应该平静下来了,平静地努力着,直到落地为止。
>>>下一页更多精彩“翻滚吧阿信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