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集:胡尚仪为替胡善祥顶罪自尽 朱瞻基圈禁胡善祥暗查真相
朱瞻基对朱高燧说的话感兴趣起来,朱高燧又说起当初他和朱高煦是如何逃出京城的,并告诉朱瞻基,有些当初跟着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老臣想要发动兵变,朱瞻基虽然不知道朱高燧口中说的这些消息,但他却知道朱高燧想要做什么,他警告朱高燧,他这一朝要休养生息,不打算用朱高燧这身打探消息的本事。晚上,朱瞻基来找朱高燧,他思来想去,还是要找朱高燧问个明白,朱高燧将谋划兵变的三个主谋说了出来,朱高燧为了表示诚意,已经找人捉了这三个人,朱瞻基吩咐锦衣卫,对他们三人细细审问,但是不可以用刑,朱瞻基不解朱高燧是怎么得到的消息,朱高燧告诉他,这件事情还是当初朱棣吩咐自己做的。朱瞻基又问起宫里的事情,朱高燧告诉朱瞻基,西华门那有一个小门,过去下雨的时候墙塌了,太监们图着往外运煤方便,就把它改成了一扇门,外面看不出来,朱高燧告诉他,有暗线来报,今晚有条大鱼,钻进了皇后的宫里了。此时胡善祥宫里,几个人将一个大箱子抬进了胡善祥的房里,朱高燧怂恿朱瞻基派人去盯着。
锦衣卫以奉旨追查刺客的理由带着手下闯进了胡善祥宫里,大箱子里穿出了男人的惊叫声,孙若微见势不妙,赶紧进来替胡善祥解围,将锦衣卫赶了出去,但没过多久,朱瞻基亲自带人来了,朱瞻基看着这个箱子,咬牙切齿地问胡善祥这箱子是谁的,胡善祥还没开口,胡尚仪却跪在门外承认了箱子是自己的,胡尚仪喝醉了,在朱瞻基面前十分放肆,朱瞻基又质问胡善祥胡尚仪说的话是不是真的,他拔出刀了抵在胡善祥身上,问她到底生的什么病,胡善祥将太医给自己准备的那份脉案交给了朱瞻基,朱瞻基下令将胡善祥暂时圈禁,不能踏出宫门半步,胡尚仪则交由宫正司处置。
于谦和朱高煦攀谈起来,朱高煦说起朱瞻基的性格既有朱棣的狠辣,又有朱高炽的伪善,心机很深,这样的人,肯定无法长寿。于谦不信,不想与他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朱高煦感动于于谦在这个时候还能叫自己一声朱兄,决定给于谦送一份礼物以作纪念,于谦却对朱高煦的金银财宝不感兴趣,只说让朱高煦送自己两坛好酒就好,朱高煦却说酒已经喝完了,就送给于谦一个媳妇好了,于谦以为朱高煦在开玩笑,朱高煦却说自己有一个小女儿养在汉王府里,没人知道她是自己的骨肉,朱高煦担心日后自己全家老小都要被朱瞻基杀了, 便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了于谦,于谦答应下来,朱高煦见状,恭恭敬敬地给于谦行了个礼表示感谢。
朱瞻基处理完胡善祥的事情,又来质问朱高燧当初朱高煦是怎么逃出京城的,朱高燧担心自己的消息全部都说出来后,就没有了保命的筹码。孙若微来到宫正司大牢来看胡尚仪,将胡善祥的情况告诉了她,胡尚仪告诉孙若微,自己来之前带了鹤顶红,天亮之前就会服毒自尽,为胡善祥脱罪。胡尚仪说自从胡善祥走后,自己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她一直以为胡善祥需要自己,但胡善祥走了以后她才发现,是自己更需要胡善祥,她每天都在宫里游走,想要知道胡善祥的消息,这样的日子终于可以到头了,孙若微十分感慨,也只能替胡善祥,替她们两人的父母给胡尚仪磕头表示感谢,胡尚仪知道孙若微是胡善祥的姐姐后,笑了起来,觉得除了自己以外,胡善祥总还有个亲人能够陪伴。
朱瞻基问朱高燧到底想要什么,朱高燧却说自己还没想明白朱高煦的事情,很多事情还需要去查证,朱瞻基将胡善祥小产的脉案交给朱高燧,让他查清楚再来给自己汇报,朱高燧答应了。孙若微来到胡善祥宫里探望她,胡善祥枯坐在床上,不吃不喝,孙若微将胡尚仪的死讯告诉了胡善祥,胡善祥却说自己早就知道了,孙若微以为是有人给胡善祥通风报信,胡善祥却说自己今天早上一阵心如刀绞,自己便知道胡尚仪死了,孙若微将胡尚仪的话转告了她,胡善祥忍不住哭了起来。
交趾出了叛军,叛军头目叫黎厉,朱瞻基问起兵部为什么没有报告此事,杨士奇赶紧解释,说这是去年三月的事情,郑和也曾经上折子说过此事,朱瞻基询问郑和,是否一定要将大明的布政司给撤回来,有大臣想要让朱瞻基遵从当初朱高炽的决定,但朱瞻基却不想白白丢掉当初打下来的江山,郑和也说起丢了交趾的危害,大臣们还是纷纷以财政紧张的理由劝说朱瞻基不要再动兵,朱瞻基想要动用给自己修陵寝的钱出兵,杨士奇还想再劝,朱瞻基喝止了他,决定为郑和筹备费用,支持郑和再下西洋。
于谦在睡梦中被汉王的人惊醒,汉王的人把朱高煦的女儿送了过来,还吩咐于谦以后不要再来汉王府。朱高煦的女儿一身嫁衣,给于谦行了礼,朱高煦的女儿说自己没有名字,让于谦为自己起名,于谦没有回答,默默地把床让给了她,自己则打地铺。朱瞻基正在看着大明海事图,孙若微见朱瞻基正高兴,便请求朱瞻基解了胡善祥的圈禁,朱瞻基却说自己恨的是胡善祥没有将小产的事情告诉自己,孙若微赶紧替胡善祥求情,朱瞻基不解孙若微为什么如此袒护胡善祥,还提出废后,孙若微一番劝说下来,朱瞻基终于松了口,又提起让孙若微和徐滨道别。朱瞻基传了旨意,让胡善祥觐见,胡善祥给朱瞻基认了错,朱瞻基解了她的披风,质问她是不是真的后悔了。
第42集:徐滨随郑和出海与孙若微道别 孙若微胡善祥先后怀孕
胡善祥告诉朱瞻基,自己这些日子只想自尽,要不是身边的人看得紧,自己已经见不到朱瞻基了,昨天自己从梦里醒来,这才发现自己对朱瞻基是那么得依恋,自己越想越后悔。胡善祥在朱瞻基寝宫里留宿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叶秋替孙若微抱不平,叶秋告诉孙若微,在大家心里,胡善祥是一个心机很重,睚眦必报的人,孙若微提出给叶秋一笔嫁妆钱,到了年底就出宫,叶秋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正跪下想要求饶时,徐滨到了,奉旨来向孙若微辞行,徐滨告诉孙若微,自己答应了朱瞻基,朱瞻基不驾崩,自己就不会踏入京城,徐滨简单地和孙若微告了别,想要离开时,孙若微拦住了他,问他为什么一定要走,徐滨告诉她,如果自己不走,朱瞻基的心不能安,他的心也不能安,徐滨对孙若微也还有感情,将自己的真心话告诉孙若微后,孙若微这才没了遗憾,也将自己的心意告诉了徐滨,让徐滨好好活着,只要他活着,未来他们就有机会见面,自己会一直想念着徐滨。
胡善祥在黄粱观里求签,手里的签子却都散落在地上。道长看出胡善祥心神不宁,便和她攀谈起来,胡善祥想要为胡尚仪做一场法事,道长让胡善祥把胡尚仪的姓名、生辰八字给自己,胡善祥却哭起来,说自己不知道胡尚仪的姓名,也不知道胡尚仪的生辰八字,胡尚仪的骨灰也和别人的混在一起,被卖给农民做肥料,胡善祥悲愤不已,道长开解了胡善祥一番。汉王府里,朱高煦正冲着汉王妃几人发着脾气,汉王妃劝说着朱高煦低头认错,朱高煦却气愤不已,不肯低头。
朱瞻基向太后说起今年京郊闹了蝗灾,乡间的神棍还修了蝗神庙,朱瞻基拆了蝗神庙,还吃了一只蝗虫。太后说起孙若微也怀上了孩子,朱瞻基高兴不已,顾不上和太后再说下去,急匆匆地来找孙若微,孙若微的宫女却说孙若微生了病,有些发烧,朱瞻基探了探孙若微的额头,孙若微醒来,朱瞻基让孙若微好好保住这个孩子,以后自己给这个孩子起名字,朱瞻基又和孙若微说起当皇帝的辛苦,孙若微宽慰了他几句,让他就在自己寝宫休息。
于谦和杨士奇三人会面,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杨士奇告诉于谦,朱高煦已经绝食四天了,朝野哗然,而朱瞻基却还不知道此事,于谦终于着急起来,杨溥还说起朱高煦在府里说着他当初的功劳,嚷嚷着自己无罪受罚,杨士奇说起朱高煦的旧部又联合起来要大闹朝堂,要逼朱瞻基亲自出面把话说清楚,于谦说起朱瞻基要平息舆论,一定会借他们四个的人头一用,而他们借还是不借,就是一个问题了。
第二天的朝堂上,朱高煦的旧部开始闹事,说当初朱高煦并没有造反的实证,朱瞻基怒火中烧,质问杨士奇统领六部,怎么就看着礼部的人当廷发难,朱瞻基让人把那个闹事的人拉下去打廷杖,还把一同奏请解除朱高煦圈禁的人也打了廷杖。杨士奇三人私下找了朱瞻基,劝说朱瞻基尽快处理朱高煦的事情,朱瞻基却责怪他们没有及时通知自己,非要在朝堂上让自己难堪,杨士奇三人赶紧跪下,说朱高煦在府里大肆诽谤朱瞻基,他们也不敢将原话告诉朱瞻基,朱瞻基十分头疼,杨溥杨荣为了稳定天下的民心军心,让朱瞻基把当年朱棣的死因给个确切的说法,朱瞻基想要杀了那些支持朱高煦的人,杨士奇赶紧劝阻,说朱瞻基的做法无法解决问题。
朱瞻基来到汉王府,朱高煦正在屋里念着自己当年追随朱棣打仗的功绩,朱高煦将朱瞻基拉进了屋里,把朱瞻基的锦衣卫都关在了门外,朱高煦奄奄一息地倒在地上,脱了自己的衣服鞋子,十分狼狈地和朱瞻基说着话,朱瞻基好言好语地劝说着朱高煦,想要和朱高煦了结此事,朱高煦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朱瞻基只是想让朱高煦承认他当初在葬礼上是胡言乱语,朱瞻基说了自己的条件,朱高煦说自己只是想知道一个真相,知道真相后自己就死而无憾了,朱高煦告诉朱瞻基,如果朱棣当初没有发起靖难之役,他和朱高炽会是好兄弟,那些葬礼上的话,都是朱高燧告诉自己的,朱瞻基承认了,将朱棣当初的想法告诉了朱高煦,朱高煦知道真相后,对着朱棣的画像自言自语起来,朱瞻基想让朱高煦信守诺言去认罪,朱高煦却翻了脸,说自己绝不会认罪,朱瞻基气愤不已,叫了锦衣卫进来,对朱高煦拔刀相向,却下不了手。
孙若微正在太后宫里陪着说话,太后问起胡善祥的情况,孙若微说起胡善祥生了病,不愿见人,正说着话,突然有宫女来给太后报信,说朱瞻基今天不来了,太后知道朱瞻基去了汉王府,还承认了那些话后,心里一阵发凉,将消息告诉了孙若微。朱瞻基找来朱高燧,质问他朱高煦的事情查得怎么样,朱瞻基许诺,只要把这件事办好了,自己绝对不会亏待朱高燧。朱高燧来汉王府找朱高煦喝酒,原来朱高燧和朱高煦还是同谋,故意将朱瞻基逼到死路。
胡善祥宫里,太医向胡善祥报喜,胡善祥又怀上了孩子,朱瞻基摆了家宴,朱瞻基在桌上给孙若微的孩子起名朱祁镇,镇字是贵重沉稳,也是天下的根基,胡善祥听了,心里有些不舒服,饭吃到一半,朱瞻基收到军报,要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