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中究竟用过哪些名字?

时间:2019-09-19 编辑:多美文
  毛泽东,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冲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伟大的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一生中用过许多个名字,包括毛泽东、泽东;石三、石三伢子、毛石山;子任、毛学任、杨子任;毛润之、润之、学润、润芝、永滋、允滋、泳芝、咏滋、咏芝、润;毛奇;杨引之;钟英;事任;李得胜;马任;自任;周石林;涧西;毛万山;赵东;国彬等姓名、小名、字号、别名、外号、笔名、化名等。

  1/毛泽东、泽东

  毛泽东姓毛,泽字辈,家人给他取名毛泽东;他的弟弟、妹妹则分别叫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等。

  “毛泽东”这个名字不过是沿袭旧习,按毛氏祖先早就排定的谱牒而取的。乾隆二年(1737)毛氏创修《族谱》时,从第七代起(毛太华公为第一代)制订了固定谱系,恰为一首五言诗:“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毛泽东的祖父叫毛恩普,父亲叫毛贻昌(也叫毛顺生),侄子叫毛远新。

  毛泽东的辈份为该诗的第三句,属“泽”字辈,故应取“泽”。至于“东”,古人以东南西北对春夏秋冬、伯仲叔季,取其老大之意。毛泽东虽排行第三,却在兄弟中居长,理当为“东”,这便是毛太华公第20代孙毛泽东族名(派名、正名)的由来。

  毛泽东这个泽字,早已在毛氏族谱中就规定好了。只要是韶山毛氏的同一辈人,都要用上这个字。不过“泽”与“东”组合在一起,确实气魄恢宏,含义深远,但这恐怕也只是一种无法解释的巧合。

  毛泽东在对亲友特别是长辈的信件中,常常使用“泽东”二字,表示谦逊、亲切。

  1942年冬,陕北边区的赶驴老汉李有源,情不自禁地放开歌喉唱响了《东方红》,以表达他对毛泽东的敬爱与感激之情:“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从此这个名字响遍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响遍了几十年。

  2/石三、石三伢子、毛石山

  “石三伢子”等是毛泽东小时候在家乡用的小名,特别是在母亲的娘家即外婆家用得比较多。

  1893年12月26日清晨,毛泽东在韶山冲出生。父亲毛顺生与母亲文七妹在此之前已生过两个男孩,但都夭折了,所以对毛泽东倍加呵护。1898年毛泽东5岁时,为祈求长命富贵,母亲文氏领着他来到娘家附近的观音石前焚香跪拜,认了“石干娘”。因毛泽东排行第三,从此,父母家人以及乡人都叫他为“石三”或“石三伢子”。

  “毛石山”是毛泽东1922年在湖南从事革命活动时所用的化名。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人的信中说:“此信托人带汉寄上,因检查极厉害,来信请写毛石山,莫写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页)同年,他还以此为名在《前锋》杂志上发表过《省宪下之湖南》一文。

  他当时为什么要用这个化名?固然是为掩盖反动当局的耳目,但是,如前所述,这一名字明显地是由他的母亲和外婆所取的“石山”一名变化而来。母亲和外婆给他起这个名字,寄托着她们对他的无限厚爱与深情;此时他重用这一名字,又何尝不是包含着他对敬爱的亲人的怀念呢?

  3/子任、毛学任、杨子任

  “子任”是毛泽东1910年在湖南湘乡东山小学读书时用的别号和笔名,它包含着一代中华伟人的革命激情。

  据可靠回忆,那时少年毛泽东正在离家乡韶山不远的东山学校读书。有一天,毛泽东从同学肖子暲那里借到一本书,叫做《世界英雄豪杰传》。这本书记述了近代西方一些为自己国家的独立和强大作过贡献的杰出人物,如拿破仑、华盛顿等。毛泽东读着这本书,对这些人物的历史功绩十分钦佩,同时盼望中国能有类似的人物来拯救民族危亡。读着,读着,他便情不自禁地在书上圈点起来。圈得最密的,是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的传记。

  毛泽东很快就读完了这本书。给肖子暲还书时,他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把你的书弄脏了!”肖子暲一页一页地翻着,看著书上的圈圈点点,不仅毫未责怪,反而称赞不已。毛泽东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一些人物,我们每个国民都应当努力。”

  过了不久,他便给自己起了“子任”的别号和笔名,意思是决心以天下为己任,将济国济民作为自己的崇高责任,“身无半文,心忧天下”(左宗棠语)。后来,毛泽东用这个名字发表了多篇文章。

  此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少年毛泽东的崇拜偶像是戊戌变法著名人物、近代杰出学者和思想家梁启超,毛泽东可谓是梁的铁杆“凉粉”。在湘乡求学期间,他对梁的改良主义思想非常推崇,对梁的犀利思想和泼辣文笔超级崇拜。他还仿效梁启超的文风笔调,写下了《救国图存论》等作文,表达了远大的志向,受到老师的赞赏。而梁启超也是一个为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而不断奔波、大声呐喊的爱国领袖。因梁启超别号“梁任公”,毛泽东就为自己取了一个“子任”的别号。名字中带有偶像的一个字,这似乎是中国“粉丝”最明显的特点。

  1910年秋,毛泽东顶住父亲的压力,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该诗的原型是:“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作者是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毛泽东根据自己的情况稍稍修改了这首诗,从此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

  几年后,毛泽东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时候,有一次写信给杨怀中老师(即杨开慧之父,又叫杨昌济,后来成了毛泽东的岳父),署名“毛学任”。后杨问:“这是何意?”毛答:“学梁任公。”

  后来在延安时,毛泽东给分别10年、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老同学写信(1936年8月14日《致易礼容》),还用过“杨子任”,以“子任”共勉,为拯救民族的灾难共同努力。这也是避免不用自己的本名,以免老同学受到迫害。姓杨,又寄寓了他对故妻杨开慧的深情;同时还是怀念他们共同尊敬的师长杨昌济先生,杨先生还是杨开慧的父亲、毛泽东的岳父。

  4/毛润之、润之、学润、润芝、永滋、允滋、泳芝、咏滋、咏芝、润

  “毛润之”是毛泽东的字,也是他早年常用的名字。1910年毛泽东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他在堂长李元甫交给的一份表上填:“毛润之,韶山人,17岁。”在湖南一师读书时,老师杨昌济经常用“毛润之”称呼他。毛泽东一师同学张昆弟在1917年9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今日星期天,约蔡和森、毛润之、彭则厚作一两小时之旅行……”

  毛泽东在早期的书信和听课的《讲堂录》中,有时也使用“毛润之”或“润之”的名字。他还曾以“润之”为笔名,发表过《浙江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原载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第179期。

  另一个说法是,毛泽东1945年重庆谈判时,曾与当时任《新民报》副刊编辑的作家张恨水谈起:他在湖南一师求学的时候,杨昌济教授拿出一部《胡文忠公全集》送给毛,要他学习湖南在清末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胡林翼(字润芝)。杨是理学家,崇拜胡林翼。毛反复阅读此书后,改字为“学润”。杨说:“西汉辞赋大家司马卿,因崇拜战国时期人物蔺相如,故改名‘相如’。你既尊敬胡林翼,就改字‘润芝’好了。”于是毛泽东又改字“润芝”,或写成“润之”,有时还写作“永滋”、“允滋”、“泳芝”、“咏滋”、“咏芝”或简写成“润”,这大多为近音所致。

  5/二十八画生

  1915年下学期,在湖南一师求学的毛泽东,为寻找志同道合的战友,在长沙各学校贴出《征友启事》,“启事”署名为“二十八画生”。28画即“毛泽东”三个字的繁体字的笔画数。

  两年后,毛泽东在著名的北京《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体育之研究》,亦署名为“二十八画生”。

  巧合的是,毛泽东在1921年中共成立时是28岁;从1921年中共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打天下”也刚好是28年;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也是28年(虚年)。

  6/毛奇

  在湖南一师期间,毛泽东还有个“毛奇”的外号。这个名字,本是德意志建国时一位富有文韬武略的著名将军(德文为“MOLKT”,音译为“毛奇”)。同学们给他取了这个语意双关的外号,表明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志向非凡,才华超群,深受学友们的爱戴与推崇。当时毛泽东也常对同学说:“丈夫安为天下奇(宋代王延瑰送王邦衡诗句),即读奇书、交奇友、着奇文、创奇迹,作个奇男子。”他还用“毛奇”这个名字写过一些文章。

  7/杨引之

  1929年7月至10月,毛泽东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其前委书记一职由陈毅接替),去福建西部大山里的农村治病疗养。他化名为“杨引之”,夫人贺子珍则化名为“贺紫英”。当时,毛泽东提出的把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建立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等正确观点和原则,未被党的领导和同志们理解与接受,于是毛泽东“病”了,并隐退闽西,审时度势。其“引”即为“隐”的谐音。

  这个时期,毛泽东经常便秘,痛苦不堪。加上受到党内排挤,精神情绪欠佳。因而在他的灵魂深处,引发出思念久别远方的爱妻杨开慧的思想感情,这也是他取“杨引之”一名的用意。

  8/钟英

  1932年9月6日,毛泽东向团中央执行委员汇报工作的报告手迹,落款署名为“钟英”。其原因和用意不详。

  9/事任

  1946年,53岁的毛泽东曾用化名“事任”。当时抗日战争结束,国共鉴定停战协议,毛泽东看到了和平、民主的希望,他在停战令中说:“全中国人民在战胜日本侵略者之后,为建立国内和平局面所作之努力,今已获得重要之结果。中国和平民主新阶段,即将从此开始。”然而,国民党政府很快暴露了假停战、真内战的面目,毛泽东不再对国民党报任何希望,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中国成为他的最大人生追求和事业的全部,“事任”一名的含义就在于此。

  10/李得胜

  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向陕北、山东等地发起重点进攻。考虑到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为诱敌深入,在运动中寻找歼敌的良机,党中央和毛泽东高瞻远瞩,决定将中共机关撤出延安。当时,许多人对主动放弃延安想不通。毛泽东说:“现在我们不能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暂时离开延安,是为了保存力量,将来解放延安,解放南京、上海,解放全中国。在胡宗南的强大攻势下,现在守延安则失延安,暂时离开延安则得延安。”

  后来,为了保密的需要,中央领导同志都用化名。毛泽东化名“李得胜”,周恩来化名“胡毕成”,任弼时化名“史林”。“李得胜”即“离得胜”的谐音,意为现在离开延安,则今后得到延安,革命必将取得胜利。

  11/马任、自任、周石林、涧西、毛万山、赵东、国彬

  对这几个名字的资料不详,但都记载于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一书中。湖南省毛体书法研究会会长陈焕文也曾证实。
本文已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