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变迁。那你知道关于明朝的有哪些吗?下面是范文亭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明朝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明朝的故事:朱元璋开国
要想在乱世中建立起自己的不朽功业,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朱元璋深知依附郭子兴并非长久之计。在招来郭子兴的猜疑甚至意图加害之后,朱元璋毅然带领二十四人离开了濠州。何其大,只靠二十四人就想傲视群雄、争霸天下,实属不易。
白手起家的朱元璋,首先要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来积聚自己的力量。“南略定远”是朱元璋走向的第一步。濠州定远,“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为中国南北要冲。如果攻占此地,集庆(今江苏南京)则指日可待。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朱元璋必须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话说濠州定远附近有个张家堡,张家堡有个驴牌寨,那里驻扎着一支孤立无援的三千人的队伍。如果能收编这支队伍,将极大地扩大朱元璋的实力。因为和这支队伍的首领打过交道,朱元璋以叙旧为名,摆了一出“鸿门宴”,干净利落地干掉了这支队伍的首领,轻松地接手了这支队伍。有了这三千人马,朱元璋对攻占定远信心十足。为一举拿下定远,朱元璋发挥谋略,对数倍于自己的另一支劲敌——横涧山的缪大亨率领的两万多人,发动了夜袭。这场精彩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最终以缪大亨投降而结束。经此一役,朱元璋不仅攻占了定远,有了自己的地盘,而且还得到了两万多人的队伍,有了自己的势力。更为重要的是,朱元璋的谋略、胆识得到锻炼,才能得到发挥,为后来攻占滁州、和州、处州乃至集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根据地和兵力还不够,朱元璋还需要一帮能人志士来辅佐自己。在中国历史上,帝王中,没背景、不“拼爹”的就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他们二位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知人善用,善于采纳有用的建议。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率军攻下徽州。徽州是兵家必争之地,东面有张士诚,西面有陈友谅,南面有方国珍,要想在此立足,并不容易。朱元璋一方面思索破局之策,一方面也在寻求高人指点迷津。在大将邓愈的推荐下,朱元璋微服私访,来到了歙县石门,拜见当时的名儒朱升,向他求教应对之策。朱升见朱元璋亲自上门,礼遇有加,大受感动,立即向朱元璋面授机宜,仅仅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奠定了朱元璋宏图霸业的基础。所谓“高筑墙”,就是攻城略地之后,必须稳固防守,建立根据地;所谓“广积粮”,就是在根据地筹集粮食等战略物资,以备从长计议;所谓“缓称王”,就是未得天下之前,千万不要称王。所谓“枪打出头鸟”,也是这个意思。正是凭借这九字战略方针,羽翼渐丰的朱元璋并未被元朝政府视为眼中钉。相反,他的实力一步步得到稳固,在群雄争霸的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打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逼方国珍投降。最终他羽翼丰满之后,与元朝军队一决胜负。
在朱元璋夺得天下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助力,那就是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支持。穷苦出身的朱元璋,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性。每攻占一处城池,他就约束军队、严明军纪、安抚百姓,所以深得民心。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军攻打太平(今安徽当涂)。大战未打响之前,朱元璋紧锁眉头,面呈忧心之色。原来,太平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城池,士兵们长期忍饥受冻,若攻下太平,士兵们一松懈,不免会做出违反军纪抢粮抢物之事。为防止经历战乱的太平再生事端,在攻城之前,朱元璋谋士李善长紧急起草了告全体士兵书。当士兵们胜利攻占太平城,被繁华都市迷花眼之时,他们看到了大街小巷贴满的告示:抢夺百姓财物、杀百姓者,杀无赦。一时之间,全军肃然,不敢扰民半分。朱元璋的告示不仅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而且起到了安抚百姓、拉拢民心的作用。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正是通过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立军威,得民心,最终赢得了天下。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先后攻下山东、河南,大都的元军不战而逃,整个中原大地基本归属朱元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自此元朝落幕,开始了明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