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二)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在30日内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受案范围:本委受理省属、中央、部队驻穗单位与外来工发生的以下劳动争议: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发生的争议;
4.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由本委受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四)受案条件:
1、申请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申请仲裁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3、该劳动争议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
4、及有关材料齐备;
5、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五)申请仲裁需提供的资料: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内容包括:
(1)职工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4)仲裁机构有统一的封面提供,申诉人可直接填写。
申诉书需向仲裁委提交正本一份,并应按被诉人的人数提供相应的副本。
2、申诉人及被诉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1)申诉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被诉人法人注册登记资料原件(此资料可到企业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查询。)
3、有关的证据材料复印件及证据清单。
对申诉材料不齐备或有关情况不明确的仲裁申请书,应指导申诉人予以补充。
(六)、申诉人如果需委托代理人,应同时提交授权一份。授权委托书应写明受委托人的基本情况、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委托权限如果包括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的,委托人必须逐项列明。
(七)、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诉材料之日起七日内是否受理,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被诉人应当自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六十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好书推荐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栏目
- 剧情介绍
- 早晚安心语
- 初中学习方法
- 教育资讯
- 办公表格
- 论文大全
- 理财知识
- 高中学习方法
- 简历下载
- 路由器
- 脑力开发
- 放假安排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介绍信
- 感谢信
- 承诺书
- 节日大全
- Office教程
- 述职报告
- 标语
- 评语
- 合同范本
- 情书
- 请假条
- 责任书
- 请示
- 感言
- 方案大全
- 常用证明
- 口号
- 观后感
- 自我介绍
- 常识
- 弟子规
- 倡议书
- 日记
- 句子大全
- 大学
- 美文
- 职场顾问
- 唐诗
- 党团范文
- 语文
- 申请书
- 课件
- 历史故事
- 主题班会
- 调研报告
- 经典台词
- 说说大全
- 编程笔记
- 歇后语
- 自我评价
- 通知
- 应急预案
- 广告语
- 三字经
- 规章制度
- 邀请函
- 检讨书
- 委托书
- 加油稿
- 工作计划
- 实习范文
- 教案
- 工作总结
- 社保
- 政策法规
- 员工手册
- 讲话致辞
- 求职面试
- 辞职报告
- 自我鉴定
- 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报告
- 岗位职责
- 周公解梦
- 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