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事迹演讲稿
发布时间:2021-08-15整理:阅读:
各位尊敬的师长,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东城史家小学的教师万平,从95年担任班主任,至今已经11年了。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放飞梦想播种人生》
在诸多事物中,有两种事物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一是种子,二是孩子。
一颗微不足道的种子,经过生长衍化,可以绵延万代,生生不息;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拥有无限成长发展的天地,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带来一片生机。
教育,是人类最具理想,最具热忱,最具智慧的劳作和耕耘;
教师,既是开拓者,也是播种人,是将良种播植于孩子心田的人。
对于班主任而言,“教书,育人”,有着它充沛的内涵:不仅仅意味着班级管理的严谨有序,重大活动的有声有色,主题班会的生动活泼,还意味着,一名班主任对于班集体的整体建设要有思想、有规划、有创造、有追求、有超越:给良种一片沃土,给孩子一片天空。
何谓良种?古圣先贤讲:对亲以“孝”、对学以“专”、对人以“爱”、对事以“诚”、对国以“忠”……今天,我们则让孩子知“八荣”、明“八耻”,从小奠定道德的基础。
是啊,班主任,就仿佛一个班级的“思想之母”,她的道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她的所作所为如同无声的准则带动着学生,她用才学能力品质魅力给她的学生以成长的力量,她用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
何谓播种?在11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以自己的努力,使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益处,以至于对他的一生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是播种!这发自内心的话语,就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信念和追求,它就像一盏灯,在我的心头明亮地闪耀着。
一、以人为本,家校协同,构建班级育人环境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两个可以各自深入展开的话题。
作为班主任,我们常常面对的家庭教养环境是什么样的呢?我曾这样形象地描述:一个学生一个点,爸爸妈妈两条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七大姑八大姨……围着孩子团团转。
是的,接手一个班,班主任面对的就不仅是四十几名孩子,还要面对四十几个家庭和近百位家长,实际上,班主任面对的就是一个复杂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小社会”。
老师们聊起天来常常说:“5+2小于5”(即5天的学校教育效果最终被2天的家庭周末影响所削弱)。确实,不论老师有多么高明,一旦孩子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学校教育是敌不过家庭影响的。
小小班集体,连接着孩童,成人,老人……形形色色的背景、五花八门的环境……我们的社会每一天都在变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着的,是变化中的一切又都是那么微妙地作用于孩子。
曾经标榜“儿子第一”的母亲,为了拉保险挣大钱,可以连着数十天对孩子不闻不问;
任某大饭店任主管的父亲甚至连自己孩子的校门冲哪儿开都不太清楚;
开着奔驰跑车,带着小蜜来开家长会的款爸,单亲家庭含辛茹苦的母亲;
专职太太,保姆家教带大的孩子,低保家庭的贫困子女……是的,史家小学是一所名校,但是班集体的构成却也是既普通又复杂的。
家校协同,就是要在这样复杂的状况下,通过班主任的努力,使一个集体蕴含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教育的合力。
一个班集体的德育环境=一个班集体的人文氛围=一个班集体的育人品质。
古老的故事“南桔北枳”曾经告诉我们,不同的环境氛围可以导致不同的育人结果。
而班集体的育人品质归根结底是由教育的合力所决定的。
班级教育合力的核心就是班主任。
为学生,我曾与破门而入的醉汉恳切长谈直到他心服口服,也曾面对闯入校园的大款据理力争寸土不让;曾解决过即将离异夫妇的情感纠纷,也曾帮助失望落泪的父亲找回对孩子的信心……我发现,与孩子和家长“一对一”的工作要做,但是还远远不够。
要想实施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班主任就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细——善用班集体所蕴含的教育资源,致力家校协同的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育人环境,同时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核心作用,作班级教育的倡导者,引领者,实践者。
十年来,我始终致力于家校协同的构建就是为了实实惠惠地将优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
1、为需要个别矫正的孩子建立教育档案(《家校直通车》,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笔谈,进行个案指导。
一个班集体中,总会有一些孩子需要班主任特殊的关照:有的是由于学习能力的薄弱,成绩太差,有的是因为自理习惯不良,在集体中与大家格格不入;有的是家长平素溺爱过度导致孩子任性骄横;有的是厌学、懦弱或自闭多动……
深入的教育必然是一对一的,有规划的,科学、系统、持之以恒的。
出现“问题状态”的孩子,必然有问题状态的成因,总体上讲,家长的情绪化、对教育认知的简单化和概念化甚至是无教育状态,直接导致了孩子的问题种种。
实现儿童教育由恶性循环到良性的循环的转化是班主任个案指导的根本目的。
一位学生由于脑发育迟缓合并多动症,在四年级时话还说不清楚,人称“鸟语”。生活、学习不能完全自理。全班51名学生中被他打过、攻击过的有40多名。从98年3月开始,我与他的家长合作,从进教室,进座位、收拾书包,收拾文具、走路、踏步…..做起,一点一点地对孩子进行引导矫正。几乎每天,我都与他的妈妈进行教育笔谈,辅导、鼓励家长坚持与我配合,一学期下来,我们就积累了近万字的资料。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这个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自理能力、身体协调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十一年来,我先后为近二十名不同程度需求的孩子做过个案矫正,短期的一个多月,长期的可达三年,刚才谈到的那个孩子,在上初中二年级之后,我还和家长及孩子的初中班主任建立相关联系。
2、为不同类型的家长开办“家长沙龙”解决不同类型、层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