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假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报告(2)

时间:2015-10-03 编辑:多美文

  2.灵活应变,确保支教工作井然有序

  支教活动为期三天,在开展支教活动之前,我们全体都参加了试讲,积 极讨论出课件的不足以及改善的地方。在第一天,原本我们已经按照我们之前准备的课程来授课,但是早上来的孩子是50多个,到了下午却增加到了120多个, 人数出乎我们的意料,下午我们为了方便管理这些学生,我们把学生分成了三个班,一二年级为小班,三年级为中班,四五年级为大班,每一个班安排了一个班主任 并选出班长。晚上我们开会讨论的时候发现我们某些为孩子们安排的课程并不适合他们,他们对人际,团辅,科普,暑假作业等比较感兴趣,于是我们在开会时就针 对这个实际重新调整了支教课程,并把各个年级教学适应范围内整合起来,主讲们为了能上好这些课程,利用了晚上的时间修整方案,也就是这些决定使得接下来两 天的支教效果明显提高了,给孩子们上了他们所需的课,他们给予我们很大的肯定。

  3.活动效果显著,得到多方肯定

  本次三下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来自校团委、马山县团委、合作小学校领导、家长、学生等的多方肯定。

  (1)校团委陈就汉书记、学院党总支胡良人书记期间来视察我团队工作时,对我们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大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当地留守儿童。

  (2)马山县团县委的潘晓燕书记来合作小学看望队员时,夸赞梦想墙活动办得很好,对我们本次活动的效果予以充分肯定。

   (3)在走访阶段的反馈中,村民很支持我们在这里做的活动,表示希望我们能继续去那里做实践活动,孩子们也喜欢我们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在梦想墙活动 中,一个孩子的爸爸和我们分享他儿子在很多‘老师’面前叫了他一声‘爸爸’的激动,并说“我希望你们能继续发扬这种精神,把每一个小孩的胆怯、自卑赶走, 给他们一个信心,懂得怎样学习。”或许这个小男孩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但是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形式来让孩子们有所启发,有所改变,促进他们的身心 健康。

  四、活动的特色、实践价值与意义

  本次活动总的特色在于能够结合中国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前提下,运用心 理学专业的特色去制定方案以及支教的内容,无论是在走访、支教、梦想墙还是文艺汇演,都是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前提,结合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 色开展,旨在关爱马山县白山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健康,唤起他们的梦想,在生活中能克服胆怯和自卑,真正地进行自我保护,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树立属于自 己的梦想,为美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团队共走访了44名留守儿童,支教120多名学生;通过发放1000份心理健康知识传单,促使当地群众了解并注重心理健康,间接受益人数为1000多人。本团队获得今年全国暑期三下乡“关爱服务教育团”社会实践专项团队重点立项。

   本项目的实践意义:1.服务当地留守儿童,为当地留守儿童带去了欢乐和温暖,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学会表达情感、形成积极心态;2.通过对当地留守儿 童的了解,增强了团队成员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磨练团队成员的意志,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特别是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本文已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