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后感 > 本文内容
发布时间:2018-11-08整理:阅读:
党校的领导班子在看完警示教育片之后,一般会把自己的感受写成观后感。范文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党校教育片观后感,仅供参考。
“基层嘛,抽抽烟、喝喝酒,以前在这一块大家都是很正常,感觉很正常。”这是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审计局局长万小保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讲的一段话。
因为接受当地一名村干部送的一条香烟,区纪委约谈了万小保,但他“开始时有点想不通”,认为自己并没有给对方办事,只是平常的礼尚往来。被约谈后,万小保“才很警醒”,认为“这件事可能对我后半生起很大作用”。因为那个村后来出了事,他是搞审计的,村里可能想让他在审计方面关照一下。
因为一条烟被约谈,在不明就里的人看来,可能会认为小题大做,甚至是多此一举。实际上,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正如约谈万小保的区纪委工作人员所讲,“这种所谓的礼尚往来,其实是很危险的”,是“权力的一种变异”,或是“腐败的一种变异形态”。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针孔大的窟窿,斗大的风。不仅老话如此讲,活生生的例子也在现实中不断上演。
还以片中的内容为例。“我现在想真的有一点点的放松、放纵,最后那种真的就,真的后头是万丈深渊。”“就有些事它不当事儿,它有可能后面跟着很多挺可怕的事儿。就是你可能不经心一个事儿,后面跟着不知多少利益周转呢!”这是身陷囹圄的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在片中说的一番话。正是这“一点点的放松、放纵”,还有那些“不当事”的事,使曾经拥有辉煌人生的吕锡文最终跌入“万丈深渊”。此时的吕锡文,“真的觉得后悔死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只可惜,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事至如今,留给吕锡文的只有无尽悔恨。
一开始是小毛病,后来演变成大问题;一开始只是轻微违纪,慢慢却走向违法,这个渐进过程被无数贪腐案例验证。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为了防止昨天的好同志变成今天的阶下囚,必须抓早、抓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从关心护同志的角度出发,绝不能放任不管,而是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小事也不能小视。
这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理念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党纪严于国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这一形态加上三种形态,就是被称为“四种形态”的全新监督执纪模式。
这一监督执纪模式只是刚刚开启,但效果已经显现。我们相信,在未来正风反腐实践中,这一从党的历史和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科学提炼出来的有效做法,必将更加深入持久推进。对此,各级党委、纪委不仅要有清醒认识,更要积极践行。
5月11日下午,集团纪委组织领导干部和党员代表观看了反腐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决不饶恕》,片子不长,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但看后却是发人深省,给人深深的启迪。
影片从一起看似简单的交通肇事逃逸案和涉案官员在医院跳楼自杀为切入点,案件从刚开始的扑朔迷离,到省委巡视组在宁远市成立专项调查组后开始剥丝抽茧。专案组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克服重重阻碍,刚正不阿,不徇私情,办案查案发现相关线索,最终贪污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整部影片没有跌宕起伏,震人心魄的桥段,有的只是对人性党性,对钱权的深刻剖析与反思。宁远市市长和其夫人(市教委主任)贪污腐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最终锒铛入狱。反映了为官不仁,私欲贪欲膨胀后迷失自我,丧失党性,忘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这部反腐题材的影片是根据现实中的真实案例拍摄,影片中不仅还原了纪委专案组集中办案、取证调查、对领导干部进行双规的场景,还有不少细节是现实反腐情节的再现,比如影片中有涉案官员自杀、记者向纪委实名举报、市长案发后企图外逃出国、大量赃款现金在郊区别墅中囤积到发霉等细节。本片的结尾更是发人深省,贪污市长的母亲在得知儿子贪污腐败被抓的消息后,自觉无颜再见山区村中的乡亲父老而选择了上吊自尽,他的女儿也因为丈夫的坠桥离世而不得不独自抚养怀在腹中的胎儿,妻子最后也变为疯癫....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贪"字!
《决不饶恕》这部片子并没有选择具有震撼效果的大案要案,而是选择了发生在地方的一起真实事件,却让观众更直观更真实的触摸和感受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也必将成为警示、教育我们的最好题材,由此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央对待贪污腐败的态度,和惩治腐败绝不饶恕的态度!
影片不仅对全体党员干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与鞭策作用,同时也从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从人性的角度挖掘和剖析了更深层的寓意,那就是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党员干部时刻都要忠于党,时刻都要为人民服务,牢固树立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思想意识,充分树立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政治意识,认真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一心向党,全心为民,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自己,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共产党员。正如片中所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如果党和人民需要,永远不会停歇。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反腐题材剧,号称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连续剧成为了追剧榜单的榜首,是十八大之后首部全方位深刻表现反腐的剧作。在人物和格局上,《人民的名义》有了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最高级别直至副国级,也因此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通过观看《人民的名义》,可以增强党员干部职工防腐拒变的思想意识。
电视剧主要讲述了由小官大贪的赵德汉被抓从而暴露了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的故事,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九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
电视剧给我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一是不忘初心,坚守品格。《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小官巨贪”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长相憨厚、衣着朴素,在简陋破败的老房子里吃炸酱面,喜欢以“农民的儿子”自居,却在欲望的诱惑下,丢失了作为农民最朴素的品质,忘记了当初为当官的信念,贪污赃款达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四十元人民币。现实中,我们的员工皆出自普通家庭甚至贫寒人家,但极少数某些人步步高升,却在权力中迷失了自我,最终的结果是锒铛入狱。党员干部必须把“不忘初心”作为座右铭,要时刻铭刻在心,始终落实于行。二是要不断提高廉洁和防腐意识。《人民的名义》用丰富的细节、细腻的表达从正反两面展示了官场人物的生存状态。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教训,做到坚定信心不动摇,面对诱惑不迷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提高廉洁从政意识。党员干部要《人民的名义》中反腐斗士的浩然正气,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永远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做让广大员工放心、安心的好公民。三是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相对于普通干部,高官腐败对党、国家和人民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坏更广更深。该剧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
电视剧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是已退休的检察长陈岩石所说:“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沙瑞金书记面对腐败现象时所说:“人民不高兴、人民不满意、人民不答应”。到现在这几句话还是那么的淳朴和真挚,在习总书记执政以来,从群众路线到三严三实,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两学一做”,这无不体现党的宗旨,体现我党的传统优良作风。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做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解人民群众之所忧,帮人民群众之所需,成为人民群众的公仆。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手中或多或少的都握有一定的权力。假如放松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不能够正确的掌好权、用好权,不能为员工所用,而是借手中的权利捞取个人的私利,终极必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欢迎分享转载→ 党校领导观看教育片观后感范文
上一篇:领导观看反腐倡廉影片观后感
下一篇:最新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