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后感 > 本文内容

最新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范文

发布时间:2018-11-08整理:阅读:

  电影《辛亥革命》是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为主基调的一部主旋律电影,讲述了大批革命烈士辛亥革命前后为了推翻大清帝制而做出的巨大努力。范文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辛亥革命观后感,仅供参考。

 

  辛亥革命观后感范文篇一:我的死是为所有的孩子

  “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人们不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为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 ”

  1911年,一场轰轰烈烈的震惊了世界各方,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电影《辛亥革命》正还原了民族存亡、战火纷飞的岁月。秋瑾的从容赴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捐躯;满怀救国之志的孙中山广传革命思想,推进民主共和;阳夏保卫战黄兴浴血奋战;晚晴王朝内忧外患,风雨摇曳;袁世凯处心积虑,窃取革命果实。

  这些历史在荧幕上重演,仿佛自己身处其中,或悲愤或热血或惋惜。当林觉民被问为何非要和乱党裹在一起的时候,林觉民却说“你怕我年轻,我选择了死,可是我依然年轻。你虽然苟活,可是你已经老了”,敢问一句,如果没有把国家利益视为自已的利益,又怎么会有不畏牺牲的精神?当黎元洪被革命党拉去当统领的时候,他那剪头发的决心让人振奋……

  影片通过对典型人物细腻情感的描写和细节的演绎,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和革命先驱,为实现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不断探索,不屈斗争。影片再现了激情澎湃的辛亥革命,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场景,并向我们阐述了革命的定义和革命的精神,诠释了改革、和希望对于一个民族存亡的重要。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观看完《辛亥革命》后,我认为当代大学生要走在建设文明社会的前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青年。

  辛亥革命观后感范文篇二:我中华

  “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电影中秋谨这一句话不仅代表着她自己为人民追求的爱国信念,也代表着那个时代热血国人的心声。在大家心中,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更在于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唤醒了许多人被奴役着的心。而这些成果的背后,却有着一个为国家而战的漫长而悲壮的故事。

  在电影里,广州起义失败的壮士在清政府牢狱中受尽折磨,哪怕全身在流血,他们也不愿屈服、仍视死如归时,我的心被触动了。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觉民的那句“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哪怕下一秒就死亡,起义中壮士们也从不胆怯,因为他们心中有处在危难中的国家。1911年,武昌打响的第一枪,迎来了一场雄伟的战争。当看见起义军们为中华民主共和的梦想而战,视死如归的时候,我的心在沸腾着。从前我只是从书本的字里行间去回想当年的情景,如今看完《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之后,我就像亲身经历过般,每一情节历历在目,为之所动情。当中国受着帝国主义欺凌、清政府无能的痛苦的时候,幸好有革命军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一批爱国分子用满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的中国历史伟大新篇章,这种爱国情怀,实在值得我们去。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辛亥革命》电影中,我看见清政府由于封建腐朽顽固,在时代发生改变时候不愿接受新事物,被正因为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的革命军打败,最终退出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舞台。这部电影令我最懂得的是“爱我中华”四字,他们因爱中华而视死如归的情怀让人佩服。

  直到如今,爱国主义并没有过时,它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形式体现。我深刻记得《辛亥革命》中在国家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积极投入革命、铤而走险的华侨。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我们才能生活在现在这个安定的时代里,没有硝烟、没有压迫。然而,近日港独分子梁游二人刻意辱国触碰底线一事的爆发,令大部分同胞哗然和愤怒。生活在先辈们用鲜血和泪水创造的安定中国的我们,并无资格辱国,相反,我们应共同商讨建设祖国的计划,完成祖国大业。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爱我中华。我们生活在这安定的中国,要做的是牢记辛亥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把辛亥革命精神传承下去,我们应学习辛亥革命中每一位烈士的爱国之坚和顽强的意志,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中,继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科学技术来使我们的家园强大,使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爱我中华,伟大而美丽。

  辛亥革命观后感范文篇三:论真正中国心

  历史的转折期,社会形态各异。炮火纷飞,暗涌的还有各种不同的势力。然而,长达两小时的电影落幕后,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革命党人的姿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前听各种爱国的豪言壮志,只觉得满腔热情。现再回首,是一种自血液涌动而传来的敬佩以及无限感触。从影片的开始,广州起义的打响,便是革命党人义无反顾为国家前途而英勇献身的开端。由此,自一九一一年始,多少热血人儿为国捐躯,放下小家,忍离妻儿,顾其大家,从不言一声苦。对比起革命党人,影片还记录了当时清政府官员面临国难的表现,顾己之私,贪生怕死是最大的反差。国难当前,没有人愿意为国捐献钱财,更何况为国捐躯呢。因此,各种形态的对比,已经注定了一场拉锯战的结果。

  在国难面前,谁真正能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谁才会是那个赢家。看那革命党人,在炮火面前,在暂时的败果面前,也会有迷茫的一刻。爱人、儿女、亲人也会一一浮现在眼前,和平下的美好场面也会如刀光剑影般闪过。但是,在炮火响起的一瞬间,国家,就会成为占据他们思想最重要的一部分。谁不会有一己私利?就像是清政府人听见评价“孙文是一位大公无私的人”时的发笑,不无道理。但是,这句话本身也就是孙文的一个写真。他不是无私,而是把他人对自己的私心,换成了对国家的忠诚。他也会有私心,但他一切私心都是为国家,为人民,为民主。

  那是乱世,但我们活在当代。我们活在前人打下和平年代,我们论战争,过于虚无;我们论为国捐躯,过于空洞。但是,我们能论一颗真正的中国心,一种取前人思想精髓的真正品质。我们能否做一位真正的国人,一位以国家前景为主,纵观国家未来的新世纪青年。我们在选择我们价值观,选择我们人生道路的同时,能否办到真正视国家为己出?就像习近平主席上位以来,反腐败,抓贪官。多少官员在习近平主席的治理中落马?那些被搜索出来的财物,数目惊人。但是我们思考这种现象的根源,不就是因为这些遭受牢狱之灾的人一颗没有端正的心吗?谋己之私,酿成大错。

  一颗真正的中国心,如五星红旗一般艳丽。我们心存祖国,以祖国为先,自然会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欢迎分享转载→ 最新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范文

用户评论

网站地图 - 辞职报告- 职场指南 - 实习总结 - 实习周记 - 实习鉴定- - 个人总结 - 主持词 -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