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为什么要执意挖皇陵

时间:2021-09-06 编辑:多美文

关于定陵当年考古队挖掘的情况可以看老纪录片《地下宫殿》,其中解说员说定陵地宫的珍宝被三具尸体霸占引起弹幕的一片吐槽,痛斥郭沫若“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均为三国时期官方盗墓人员称谓)者比比皆是。郭沫若起先对定陵没什么兴趣,他的野心在于最大的明长陵、武则天乾陵甚至秦始皇墓。

郭沫若为什么要执意挖皇陵

众所周知郭沫若与吴晗想挖掘明十三陵的欲望非常强。当然吴晗是明史研究专家,他对明十三陵中最大的长陵(朱棣墓)埋藏全本的《永乐大典》期待值极高。现存于世间的《永乐大典》仅仅剩下700多卷复制的残本,很多历史学家包括郭沫若都相信《永乐大典》的全本原件埋藏在明长陵。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考古氛围中,都想着申请一个挖皇陵的机会不容易,终于有机会了一定要挖最好最大的长陵。当时国务院起先很有顾虑,但经不住郭沫若带领一群学者和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三番五次申请写信,同意他们在官方许可的情况下挖掘长陵。

郭沫若为什么要执意挖皇陵

郭沫若得知申请批下来后欣喜若狂,但是考古队费了一整年的时间也没找到长陵的地宫入口。于是有人建议暂时放弃长陵挖掘,换一个较小的陵墓积累经验。于是郭沫若等人把目光放在了明献陵,即明仁宗朱高炽(朱棣长子)和皇后张氏的陵墓。

但就在考古人员探查明献陵期间出现了定陵封土出现裂缝的信息,很多人对定陵开始产生兴趣。历史学家夏鼐便极力劝阻考古队放弃献陵,觉得定陵既然已经裂了,就以它入手。但是对郭沫若等人来说,放弃长陵改挖献陵就已经很不甘心了,再换一个当时不怎么太放在眼里的小定陵肯定是不乐意的。但是经过商议大家还是决定放弃尚完好的献陵改挖定陵,明仁宗朱高炽因此逃过一劫。

郭沫若为什么要执意挖皇陵

从定陵后来所遭遇的苦难来看,当年的考古队不得不佩服夏鼐的高瞻远瞩,认为他为保护十三陵尽了力,是国家的功臣。

挖掘定陵后,很多文物尤其是丝织品因技术不到位灰飞烟灭。但是郭沫若并未吸取教训,反而还想继续挖掘长陵,甚至志在武则天与唐高宗的乾陵包括秦始皇墓,他还以朋友的身份缠着周恩来批准挖陵计划,把考古美好前景吹得天花乱坠。

定陵事件后,全国掀起挖皇陵的浪潮,秦始皇陵和武则天乾陵危在旦夕,夏鼐和郑振铎立即上书国务院,要求制止这种不正常的挖陵浪潮,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批准,由此全国范围严禁开掘皇陵。

本文已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