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警察配枪怎么是步枪?不应该是手枪么?

时间:2021-09-06 编辑:多美文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民国时期的一些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警察如果配枪的话,那一定是配的手枪的,但是看民国时期的内容会发现这个民国的警察一般都是配的步枪,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又有什么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

别被“税警总团”和“交警总队”这两支特殊的警察部队给带沟里去,前者是宋子文用来武装缉私所建,就是按正规军路子走的,后者是军统掌握的“忠义救国军”、“别动军”改头换面而来,从性质上说属于特务武装,仍然不是普通的警察。

民国时期的警察配枪怎么是步枪?不应该是手枪么?

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的警察,其装备和火力强度都是与任务相匹配的,民国那是大小军阀盘踞一方和土匪横行的乱世,税警总团作为南京政府财政部的直属武装,必须有相当的威慑力,是一支特殊编制特别装备的部队。当然,最终也因为逾越了性质的红线,被蒋某人下令收编,1937年淞沪会战时已经是旅级作战部队。

民国警察也大致分为刑事警察、治安警察和武装警察三大类,比如什么矿业警察、交通警察(不是指挥交通的,而是守备交通线的)、税务警察、盐业警察等等,大多属于武装警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针对的目标不仅是盗匪,还有一方你懂的。所以武装警察是正规军、保安团的战斗力补充,装备长枪比较正常。

《地雷战》应该都看过,配合日军扫荡抗日根据地的有两拨汉奸,一拨是伪军一拨就是警察队,习惯上被抗日军民称为“黑狗子”,基本装备长枪,他们就是原来各县城的警察队投降改编的。他们配备长枪的原因,前面已经解释过了,针对的对象当然不是老百姓和普通的刑事犯罪分子,用手枪威力和火力都不足。

民国时期的警察配枪怎么是步枪?不应该是手枪么?

造成地方警察长枪装备较多的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民国时期手枪数量的不足,进口的撸子等好枪,军队里的军官们还抢着要呢,哪轮到警察系统配备。要么就是明显偏大的驳壳枪。说实话对于在城市执行任务的警察来说,挂着盒子炮明显是笨重的,既容易走火、火力强度也是浪费,当年确实缺乏合适的警用手枪。

其二是军队淘汰下来的旧枪,基本流入了保安团和警察局,以国民政府的财政能力,给军队进行大规模武器装备采购都非常吃力,自然没有余力再给警察订购什么制式武器。因此,军队淘汰下来的老套筒、汉阳造装备给警察使用,是最合理的“废物利用”,所以结果就是许多警察背着老掉牙的步枪。

这些武装警察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下,而大城市的刑事警察和治安警察,仍然是以装备短枪为主,比如《北平无战事》里面北平警察局的大部分警员,仍然是佩手枪或者挎盒子炮,因为没有作战任务。在北平、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是宪警特“三位一体”结构,需要动用高强度火力时,有宪兵部队呢。

所以北平、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和各省城,还没有惨到这个份上,最近的《光荣时代》、《新世界》等剧也多反映了北平旧警察局的情况,背长枪的警察数量很少,多装备手枪和警棍。金海的京师监狱属于特例, 看押犯人的监狱重地,配备几挺机枪和部分长枪,那是必须的。

民国时期的警察配枪怎么是步枪?不应该是手枪么?

民国警察早期学习的是日本警政制度(北洋时代),针对民事为主,其实长枪配备不多。到南京政府成立后,警政学习的是德意的极权制度,军事化色彩很浓,长枪就比较普遍了。

而就级别来说,民国警衔中的警监、警正、警佐等“警官”,基本还都佩带手枪或者驳壳枪,甭管怎么来的。而至于下级的警士等等,那就是有什么配备什么了,没有武器拿个警棍也是正常的。

比如解放前的上海警察局有16000多人,绝大多数治安警和刑警装备的仍然是手枪 ,重火力配置只在市警察局有一个“机动车大队”,它干脆就是陆军的一个装甲营改编的。这个机动车大队拥有装甲车数十辆、迫击炮10余门、机枪30余挺和步枪卡宾枪200余支,最终在地下党的策动下起义了。

本文已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