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小故事

时间:2019-08-27 编辑:多美文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鸦片战争到它的灭亡这段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你知道清朝小有哪些吗?下面是范文亭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清朝历史,欢迎大家阅读。

  清朝历史小故事:开科取士,加强统治

  清入关后,凭借其强大的武力确立起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同时实行剃发、圈地、逃人、迁海等民族高压政策,导致清初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康熙继位之后,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也被清军消灭了,清王朝开始出现一统的局面。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康熙四年到六年(1665到1667年),废除窝主刺字的规定,并减轻对窝主及左右邻居的处罚。康熙十一年(1672年),撤销督 捕衙门,地方各省有关逃人案件,除宁古塔仍听该将军审理之外,其它各省均由各省督抚审理,而不再让王公、将军等满族人来处理。圈地是清入关之初,为重建农 奴制庄园而采取的野蛮手段,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圈占,许多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业游民,社会生产力亦遭到严重破坏,引起广大汉族人民的强烈不满。 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下令,永行禁止圈占土地民房。修订“逃人法”,停止圈地,使顺治年间一度非常尖锐的民族矛盾缓和了下来。

  顺治年间,对汉官极为歧视。朝官中,同一官职,满官品级却高于汉官。如满洲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等官居一品,而汉大学士只有五品,尚书、左都御史为二 品。在其他职务中也都是这样。这种明显的歧视,打击了汉官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积极性,使他们备感耻辱。他们不愿意为清王朝出力办事,不少汉族官员仅是应付差 事,混日子而已。康熙帝亲政后,即下令将满汉官员品级划一。尽管实际上在每个衙门中仍是满官作主,但形式上满汉官员则平等了。在康熙帝亲政前夕,他又下令 “各省督抚,不论满洲、汉军、汉族人,应简选贤能推用。至于提督总兵官,系防守地方,亦应不论满洲、汉军、汉族人,简选贤能推用”。此旨一下,清初地方总 督、巡抚多由满族人充任的局面才有所改变。当然,这不完全是民族歧视的结果。清初,满洲贵族刚取得汉族人的天下,民族矛盾尖锐,用满族人可以放心,但对协 调缓和民族关系不利。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使用的是汉军旗人。康熙帝既然明确表示不问满汉,但选贤能,对缓和对立情绪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康熙初年,清统治者基本上有效地控制了全国,清朝政权渐趋稳固。但在江南地区,汉族知识分子依然充满着反满思想。顺治初年,清军下江南时实行的“留发不 留头”的民族压迫政策,引起了江南人民的极大反抗。“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惨景依然历历在目;且南明小朝廷覆灭不久,许多明朝遗臣依然存在,他们强烈 要求恢复汉族人的天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分封的三位汉族人藩王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地方割据势力,吴三桂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企图在感情 上赢得明朝遗臣和汉族士庶的同情和支持。大批封疆大吏和统兵大将响应“反清复明”的,但他们中很多人不相信吴三桂。河北总兵蔡禄起而谋叛,危及京师; 京师的杨起隆也诈称朱三太子,发动反清起义。在这种情况下,康熙进一步认识到,若想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彻底平息汉族人的叛乱,只有取得汉族知识分子 的支持。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国占据了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广大汉族知识分子深受其影响。康熙自幼 受汉族熏陶,对汉族传统文化抱有强烈而浓厚的,同时也深知欲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依靠儒家思想。康熙八年(1669年),他亲率诸王、百官拜 谒孔子,由大成门步行至孔子牌位前,行二跪六叩头礼。康熙祀孔,目的在于利用孔子及儒家传统文化,笼络广大汉族官员,加强统治。康熙九年(1670年)十 月初九,颁布《圣谕十六条》,通行晓谕八旗并直隶各省府州县乡村人等,切实遵行,目的在于用儒家思想控制全国人民。康熙尊孔、以儒学治国的决心,笼络了广 大的汉族官员,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

  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廷在平“三藩之乱”的斗争中取得了性的胜利。清廷在陕 西、广东、江西等战场相继获胜,各路大军全力进攻湖南,围歼吴三桂之势已成,明朝遗臣复国梦最后破灭。康熙帝清楚,在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之后,对立情绪肯定 会逐渐缓和,因此,消除仇恨、表示诚意的合适是继续征召汉族知识分子到朝中为官。在平三藩之前的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以“孝康皇后升袝礼 成”为词,颁诏天下,“命有司举才品优长”的遗老,举“山林隐遗”之士,征聘到京,以便任用。但效果不明显,宁波故明翰林院编修葛世振,关中名儒李鲹一见 征召,竟称病坚决不就。后几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帝虽然忙于战事,但却没有忘记笼络人心的大计。当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藩被先后分化,叛乱即将被平 定之时,一道谕旨由京城发往全国各地。为进一步笼络汉族地主和明朝遗臣,康熙十七年(1678年),宣布特开博学鸿词科,规定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 人,不论已仕、未仕,由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省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举荐,皇帝亲试录取。

  “博学鸿词科”是康 熙皇帝在总结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特别科目,是唐玄宗时期的“博学鸿词科”的发展。我国古代科举制有一个逐步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汉代,荐举和考 试相结合,设有贤良方正、直言取谏、文学异等诸科,由丞相、列侯、州郡推荐,皇帝亲自考试录取。到了隋唐之际,科目渐多。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 置进士科,“凭文取人,专主章句”,是考试科目中最难的一种。至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又创博学鸿词科。宋代继之,在进士及第者中挑选学问渊博、 文辞清丽的秀士,因为要求太高、难度极大,因而未能普及推广。元明时期,仍以进士科为主,并专测试八股文章。清顺治二年(1645年),浙江总督张存仁首 先向顺治帝献策,开科取士,以使从逆之念自息。顺治三年(1646年)首次举行会试,清朝科举成为定例。但八股取士,对于热衷于功名的年轻士子固然适宜, 而对于立那些眷恋明朝、拒绝与清廷合作的名士则不一定适合。因此,康熙皇帝决定一方面沿袭旧制网罗汉族士子,另一方面采取汉代荐举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进 一步笼络遵从儒家思想的名士,从感情上消弭汉族士子与满清贵族的矛盾,使之为清朝统治者服务。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月,康熙帝一早先到堂子致祭,而后回宫登上太和殿。在一片礼乐和传呼声中,应试者排队进入太和门,在太和殿前聚集。对皇 帝行罢九叩三跪大礼后,被引导至体仁阁下依次就座,准备应试。大学士捧来试题,试题是《璇玑玉衡赋》《省耕诗-五言排律二十韵》。上午十时,康熙帝又降旨 赐宴体仁阁,大学士向试者宣布:从来会试、殿试、馆试状元、庶吉士,皇上都不赐宴,今天赐宴表明皇上对他们的礼遇与重视。然后由大学士、掌院学士等官员陪 宴、赐茶。席间,学士们还向应试者透露说:本来大家都是满腹经纶的,用不着考试,但考试更能显示才学,这是皇帝表示敬重的意思。

  赐宴结束之后,考试才正式开始。

  其实康熙帝早在举“博学鸿词”之前,便注意到,开科举设特科、延揽山林隐逸这些办法还有局限性。对读书人召用,固然可以发挥广泛影响,但汉族地主有财势 者和科举落第者对人心的向背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帝在“三藩之乱”发生不久,他下旨在全国实行捐纳制度。允许那些热衷 于功名却屡试不第、仕进无望而有家财者,出钱即可捐得知府、知州、知县或者监生、生员出身。以此来增强新政权对他们的吸引力,既可减少参与叛乱的人,稳定 地方,又可扩大清王朝的统治基础,使他们自己的利益与清朝统治者的利益统一起来。而且,当时清廷的财政极为紧张,兵饷支出困难,正好借此一举两得。这一办 法很快便显出成效。江南大批家有余资的地主文士中,每年都有相当多的人捐官、捐出身。仅苏州府属长洲和吴县在三藩之乱平定前3年,捐文武生员的即达到了 800余人,而全国在3年之中竟有500余人捐为知县,占全部知县的1/3。清政府每年仅捐纳一项就可收入白银达200多万两。这不仅大大缓解了军费的紧 张,也对平定三藩之乱起到重大作用。此举在笼络人心方面比“博学鸿词”特科更加有效,且影响面也广泛得多。

  那时,康熙皇帝尽管还年 轻,但这些政策足以显示出他的成熟与老练。当他的目的达到后,他心中也很清楚,捐纳只是权宜之计,绝非拣选人才之法。那些花钱买官的人是不会白下本钱的, 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旦上任,便会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最终会导致吏治败坏,社会出现不稳定局面。他也多次下令禁止捐纳,指出那不过是一时权宜之 计。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其后代子孙也把这一弊政“发扬光大”,一再实施捐纳,最后使清朝的官场变成了市场,严重地损害和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康熙创办博学鸿词科,进一步争取了汉族士大夫阶层和上层知识分子的合作,削弱了反清力量,使全国政局日益稳定。明清之际,江浙一带既是战乱之地,又是反 满之士的荟萃之地,因而该地区受到了“博学鸿词科”的照顾。据统计,江南与荐者58人,浙江与荐者47人,两者合占总数的50%以上。经过应试,他们大多 接受了清廷的官职,逐渐与清朝统治者走到了一起。另外,清政府以博学鸿词科录取人员纂修明史,在汉族知识分子中确立了正统地位,削弱了汉族人反满的思想意 识。当年,庄廷珑私修明史一书,因有不满清王朝的思想而遭镇压,株连极广,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案。现在清政府主持编修明代历史,继续了后一朝代修前朝历史的 中国修史传统,把清王朝置于了正统王朝的地位,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本文已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