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作总结 > 半年工作总结 > 本文内容

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08-14整理:阅读:

  2017年,我局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较好地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多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推动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将我局今年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计划简要报告如下:

  一、2017年重点工作总结

  (一)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投资推介活动蓬勃开展。举办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战略发展研讨会、2017生物医药研发及产业全球化高峰论坛等活动达10场次,深圳国际生物谷推介活动首次走出国门,辐射范围包括北京等城市以及以色列、约旦、美国、法国等多国。二是项目引进步伐明显加快。推动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等24个生物及生命健康领域项目落户,同比增长(下同)50%,新增注册资本3.17亿元,增长29.39%。坝光核心启动区储备47个意向落户项目,包括北科国际生命健康城、中航时尚大鹏新区总部基地等。新设立内资企业934家,注册资本总额83.57亿元,其中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3家、千万元及以上118家。开工工业投资项目49个,工业投资达20.19亿元,完成率72.00%;开展技改工业企业10家、项目17个,工业技改投资达11.09亿元,完成率156.00%。三是重大项目龙头效应更加广泛。与乐土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拟引进“DNA之父”、诺奖得主詹姆斯·沃森牵头的科研团队,积极谋划推进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项目建设,将构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生命科技产业体系,初期孵化包括沃森研究院在内的重点项目30个左右,预计未来5年营造10个以上市值百亿的公司。经多轮洽商,乐高主题乐园初步确定意向选址在新区新大片区,全面建成后,年游客量预计400万人次,年收入预计达到50亿元,对提升全市、新区旅游业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生命科学产业园和海洋生物产业园聚集近百家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医学、生命健康及海洋生物企业。新兴产业支撑地位不断增强,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从建区之初的45.8%提高到68.4%。二是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增总部和高成长性企业、生物企业2项专项扶持政策,修订形成“1+N”产业政策体系。组织实施3批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评审,扶持项目59个、资金1800余万元。出台创新型产业用房、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政策,保障创新产业、重大项目用地。三是重点片区打造迈出新步伐。推动环龙歧湾片区资源整合,积极提升片区品质,助力打造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带。新区签约泰康之家(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将在龙岐湾片区建设以“医疗+旅游+康养+艺术”为主题的综合体项目,延展生物、旅游产业链条。四是落后产能淘汰与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推进低端落后产能淘汰,共淘汰低端企业15家,累计淘汰、转型低端企业184家。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比亚迪、比克公司入选国家工信部《2017年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大鹏液化天然气、比克等重点用能企业完成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认证工作。五是商贸运行状况持续改善。外资利用超额完成任务,合同外资达366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1.13亿美元,增长385.26%。攻坚克难完成外贸进出口指标任务,努力挖掘外贸新增长点,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达12.24亿美元,增长17.97%,超额完成年初进出口总额增长1%的任务。优化政策,推动电子商务、商贸流通、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抓好促消费稳增长工作。

  (三)创新驱动战略逐步发力。一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预计到年底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及市级)累计达31家,较去年增长19.23%。1-11月,专利申请量388件,专利授权量15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4.26%、40.37%,有效发明专利数达1382件。创新主体加速集聚,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纳入我市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行启动建设项目;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创建的马歇尔幽门螺杆菌实验室落户新区,力争认定为“十大诺奖实验室”;积极推动罗兹曼研究院、农科院基因所申报“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二是创新环境逐步完善。推动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建设,大鹏坝光生命健康未来产业集聚区获市政府授牌,引进平安集团共同统筹园区建设、招商和运营。生命科学产业园配套设施提升工程(二期)项目完成设计工作,建设范围占地面积约5.5万㎡。完成海洋园三期总体规划编制,规划面积约19万㎡。新区生物医药类第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类项目——生命科学产业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竣工投入使用。三是创新创业取得实效。成功举办新区首届“深创赛”预选赛,新区项目取得“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命健康行业总决赛优胜奖2个、“第九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和优胜奖各1个、生命健康行业决赛二等奖1个的好成绩。

  (四)海洋综合管理扎实开展。一是海域使用管理不断创新。研究制定以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岸线资源集约利用为重点的“段长制”方案,探索建立海岸线管理保护机制。印发实施《深圳市大鹏新区沙滩管理工作规范》,建立沙滩分类分级管理机制。起草《海上生产经营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职责,并加强联合执法检查,规范海上养殖行为,强化安全检查。开展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寻求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策略。与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共建东部海洋监测站,加强所辖海域的实时在线监测。二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展顺利。积极申报国家级海洋公园,申报方案已报至省海洋厅审核,批准后将报至国家海洋局。持续开展“潜爱大鹏”珊瑚保育活动,投放珊瑚礁20座、种植珊瑚苗4000株,珊瑚海底清洁行动6个月共清理垃圾约300公斤。开展两次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在桔钓沙、金沙湾海域放流200万尾虾苗、20万尾鱼苗,增殖放流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推动深港惠三地携手共建国内首个跨区域鲸豚类海洋动物保护联盟——深惠港鲸豚类海洋动物保护联盟。三是大型海洋主题活动影响广泛。举办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向全国海洋公益组织展示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召开第六届世界海洋大会,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嘉宾热烈探讨海洋热点议题。2017年世界海洋日广东主会场大鹏分会场活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游艇及设备展览会等活动圆满完成。四是“惠渔”政策落实到位。“减船转产”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共受理318艘捕捞渔船申请,达到新区原在册捕捞渔船578艘的55.02%,11月底已拆解渔船219艘,发放捕捞渔船补助资金4235.92万元。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完成“史上最严、时间最长”的伏季休渔工作,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发动渔民积极参与并严格执行休渔政策,共有805艘渔船参加休渔,审核76艘渔船的免休申请。五是各项迎检任务完满完成。高度重视国家海洋督查组下沉深圳督查工作,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全力做好各项配合外业核查、调阅资料等迎检工作,排查66个可疑人类活动点,快速核查处理信访举报件6宗。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各级媒体登出新闻报道10余篇,为督察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强化水产品生产环节质量监管,全年未发现违法违规情况,新区被抽检的两家水产养殖企业均以满分通过2017年广东省食品安全工作现场考评。

  (五)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一是“智慧大鹏”全面启动。制订《智慧大鹏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等相关顶层设计文件,推动新区主要领导成立“智慧大鹏”领导小组,统筹审核信息化项目20余个,推进“智慧大鹏”建设项目共建共享。与深圳电信、深圳联通以及腾讯等公司分别签订《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城市”“互联网+产业”“互联网+金融”。二是信息化项目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全面启动,新区运行指挥中心完成初步设计,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投入运行,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和统一门户初步建成,政务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有序推进,空间地理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稳步推进,协同办公系统不断完善。三是信息安全保障全面加强。加强市区联动,联合市经贸信息委在新区召开全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升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着力提升技术防护能力,启动信息安全加固项目。注重日常监测和应急值守,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狠抓落实信息安全策略,以“零事故”的成绩完成特别防护期信息安全值守工作,工作成效得到新区主要领导肯定。

  (六)扶贫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多层次交流明显加强。召开大鹏新区—源城区、大鹏新区—巴马县联席会议共计7次,研究部署有关经贸合作、产业对接、劳务协作、社会事业、人才支持等重点对口帮扶工作,制定年度帮扶大鹏新区对口帮扶河源源城及精准扶贫2017年工作计划大鹏新区2017年对口河池市巴马县扶贫协作工作计划。二是共建标准率先敲定。为了指引深圳大鹏-河源源城产业转移工业园示范园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标兵村的建设与管理,将深圳大鹏-河源源城的先进措施和目标以标准的形式提炼成源城经验进行推广,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大鹏-源城共建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和《河源市源城区乡村振兴示范标兵村创建标准体系河源市源城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标兵村创建标准》,为对口帮扶源城区工作提供指引和参考。2017年,大鹏-源城共建产业园新签、开工、竣工(投产)项目45个,合同投资总额150亿元;精准扶贫共349户、951人,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脱贫。三是扶贫资金监管显著增强。对新区各对口帮扶成员单位有关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筛查违纪违法的问题和线索,暂未发现相关问题。四是各领域对口帮扶全面推进。积极组织协调新区公共事业局、文体旅游局与巴马县在医疗、旅游方面签订对口帮扶框架协议。

  (七)日常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开展党建标准化建设,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使全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二是安全生产保持零事故。围绕深入开展十二大专项整治暨“特别防护期”安全生产隐患整治行动为工作重点,共开展22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隐患大排查,累计出动工作人员650余人次,检查企业460余家(次),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所管辖行业范围内安全生产零事故。三是信访维稳确保和谐稳定。扎实推进综治维稳各项工作,认真办理涉及我局的2宗信访案件。尤其在十九大特别防护期期间,对稳控对象进行24小时盯防,确保未发生稳控对象采取过激行为或脱控、进京上访现象。我局荣获“2017年维稳安保工作先进集体”称号,8人获评先进个人。四是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在坝光新村成功引进华润万家便利超市,推进葵涌加油站拟迁建选址工作,协调解决小型船舶加油难问题,完成动布新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试点工作。电力设施建设有力推动,完成新区城区电网架空线落地工程前期调研,首座新建变电站110千伏上洞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送电;牵头开展城中村电力设施改造工作,选定3个社区开展试点。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部署,紧抓“强区放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着力抓好各项工作,为新区打造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做出积极贡献。

  (一)抓党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形成干事担当、干净自律、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坚持以党建统领工作全局,推动党建和业务两手抓、两促进,进一步抓牢抓实机关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机关党建标准化建设,巩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扎实组织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巡察反馈意见整改等活动,持续深化作风建设。

  (二)精招商。进一步促进招商精准化专业化,按照新区重点发展的生物、生命健康、海洋和旅游等产业,严格把好招商选资入口关,着力集聚国内外优秀项目,开展分类精准招商,举办专项招商推介会,以“建链、补链、强链”为指引,进行产业链招商、协会招商、以商招商,完善产业链。进一步丰富投资推广活动,主动对接市投资推广署、市发改委等部门,在国内外开展重点产业专题招商活动,积极在BT峰会等展会开展专题投资推广活动,挖掘潜在投资信息,有效宣传推介新区营商环境。进一步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发挥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项目的品牌效果,加强与平安集团对接,争取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外知名团队、重点项目落户。

  (三)聚产业。进一步抢抓政策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等建设中,根据新区产业和企业发展实际,争取制度、政策改革试点支持,推动在海洋发展、生命健康等领域获得国家试点改革与国家战略项目落户。进一步促进产业向高端化、集约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发挥产业扶持政策优势,擦亮“深圳国际生物谷”“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金字招牌,针对性地集聚一批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加速已落户的生物生命和海洋产业项目的落地建设等后续服务。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马歇尔、罗兹曼等团队加快产业化,推进已有新产业的规模化,同时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工业外贸外资稳步增长。

  (四)强创新。进一步加强与香港等境内外合作交流,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推动与香港科技园合作共建东部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承接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及科技平台的转移。进一步加快重点区域建设,落实《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推动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生命科学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园等园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新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作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完善的研发、检测、试验等公共技术服务。进一步推动一批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将詹姆斯·沃森研究院纳入深圳十大诺贝尔奖实验室计划,推动与诺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团队合作创建马歇尔生物医学实验室,完成国际生命科技中心土地供应工作并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一定规模的社会投资,加快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农业基因组国家级实验室等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利用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和创新载体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五)护海洋。进一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落实,完善海岸线管理段长制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落实配套考核制度,推进海岸线精细化管理;完成海洋生态保护补偿研究,制定《大鹏海洋生态保护补偿管理办法》并争取落地实施;深化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构建操作性强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海岸带承载力评估体系;落实完善沙滩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争取大鹏半岛国家级海洋公园申报获国家海洋局批准;全力打造“潜爱大鹏”品牌活动,积极开展世界海洋日等海洋生态文明活动,开展为期半年的海底清洁行动,继续投放珊瑚礁、珊瑚苗。进一步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继续开展“减船转产”工作,在2017年的基础上争取完成320艘减船任务。推动游艇产业发展,提升第十二届国际游艇展,加快推进龙岐、双拥2处休闲船舶浮动码头建设。

  (六)提智慧。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大鹏”建设,力争重点信息化项目取得明显突破,新区运行指挥中心2018年5月前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一季度完成云平台和数据中心基础建设部分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空间地理综合服务平台所提供服务和资源内容,形成全区“一张图”雏形;“智慧旅游”基础框架初步建成,探索智慧旅游运行新模式;加快推进全区信息系统资源整合工作,建成区级信息资源库,提升政务资源利用率和利用范围。进一步加强无线城区建设,在公共WLAN无线覆盖一期、二期项目的基础上开展三期项目,新增覆盖大型商业街圈、旅游景点、重点产业园区、中等专业及高等教育机构等四类公共场所。

  (七)惠民生。采取更有力措施做好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推进南澳口岸规划建设工作,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开始建设。扎实推进对口帮扶河源源城和扶贫广西巴马县工作,在劳务协作、人才培训、农产品合作、旅游促进等领域全方位开展工作。继续完善电力设施建设,推动完成新区城中村电力设施改造工作,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推进下沙、坝光变电站建设,优化新区电网结构。全面铺开新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提升农贸市场环境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 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精品推荐

图文资讯

网站地图 - 辞职报告- 职场指南 - 实习总结 - 实习周记 - 实习鉴定- - 个人总结 - 主持词 - 工作计划